角钢

今年型钢市场应着重关注的五大问题

来源:fun88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4-10-05 23:24:35


角钢


  2006年国内型材市场总体走势较为平稳,价格波动幅度较小。50*5角钢、16#槽钢和25#工字钢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分别为225元/吨、228元/吨和218元/吨,价格波动幅度分别为7.18%、7.25%和6.55%,而同属于长材品种中的Ф6.5普线mm螺纹钢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分别为487元/吨和346元/吨,价格波动幅度分别为16.34%和11.67%;可见,型材市场相对于其它钢材品种来说,其走势最为平稳。

  型材价格趋势较为平稳的因素分析:一是型材产量平稳增长,是今年型材价格总体波动幅度不大的根本原因。二是受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以及国内外价差较大影响,今年以来型材出口的大幅度增长,为国内型材市场的平稳运行创造了条件。三是型材社会库存长期处在正常水平,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四是国内型材生产企业随市场价格波动的自我调节产量的能力增强。上半年型材走势较好时,型材日产量基本呈现平稳上升的态势,其中6月份日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7月份随价格的回落型材日产量会降低,在随着几个月中,型材日均产量变化较为平缓,同时型材价格也进入小幅盘整期。五是2006年以来,各地钢厂制定的型材价格政策均基本贴近市场实际,使得钢厂与经销商利益一致,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提升了经销商订货的积极性,流通环节“蓄水池”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长期贸易不平衡使得我国与国际市场贸易摩擦不断,贸易纠纷频繁发生,影响我国外贸出口的持续增长。2006年,尽管我国角型材出口的结构一直在优化,高的附加价值、高技术上的含金量的产品数量持续不断的增加,进口角型材数量大幅度下降,但是金额上则相差很远。2006年我国共出口角型材1375万吨,出口金额为598237万美元,平均出口价格每吨为435美元,较2005年每吨下降24美元;2006年共进口角型材33万吨,进口金额为22001万美元,平均进口价格每吨为657美元,较2005年每吨上升142美元;全年净出口角型材4342万吨,出口额比进口额仅多576236万美元。说明我们国家角型材进出口结构还存在很明显差距,出口产品仍以低附加值、低技术上的含金量的产品为主。考虑到我国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一贯的限制态度,低附加值的角型材产品出口不再受到国家鼓励,钢材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不可避免的对国内型材市场产生影响。

  今年以来,人民币较美元升值速度明显加快,至2007年2月7日人民币的汇率突破7.75大关,这是进入2007年以来短短时间内的第12次记录,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人民币升值对钢材出口来说,显然增加了难度。笔者对人民币升值后的钢材进出口价格带来的变化进行具体分析一下,如果同为600美元/吨的小型材价格,按未实行浮动汇率的人民币汇率比值1美元兑换8.27块钱计算,为4962元/吨,而按升值的1美元兑换7.75块钱计算,则为4650元/吨,每吨相差312元,从而使中国钢铁产品出口价格增加,进口钢铁产品价格下降,那么国产钢铁产品出口难度有所加大,出口数量有可能减少,国外钢材进口数量有可能增加。

  固定资产投资政策调整: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幅(GDP)预计接近10.5%,是近10年增幅最高的一年,带动了中国钢材消费的大幅度增长。预计2007年中国经济(GDP)和固定资产都将减速,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较大回落。按照权威部门的预测,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为20.4%,比上年增幅回落4.4个百分点;GDP增速为10%,回落0.5个百分点。受其影响,型材消费增速也将回落。

  首先从2006年型钢产量看,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型钢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33.55%、17.38%、34.54%、10.29%、3.94%、0.26%;其次从销售量上看,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型钢销售量分别占全国销售量的14.22%、10.73%、43.52%、15.41%、1.91%、5.94%,能够准确的看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是产量过剩的地区,产量大于销量19.33和6.65个百分点,西北地区基本保持平衡,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产量小于销量8.97、5.11和5.68个百分点,那就能看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过剩的型钢产能必然流向产销偏紧的地区或出口市场,如果运输不畅,将使2007年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型钢市场形势比较严峻。

  2006年国内型钢市场走势相对稳健,与型钢生产企业加大了直供环节的供货比例分不开的。据重点钢铁企业营销统计数据,2006年型钢直供环节销售量占全部销售量的36.65%,比上年同期提高23.93个百分点,进入流通环节的销售量占全部销售量的比例为36%,比上年同期下降30个百分点。这一变化,为国内型钢市场的稳定创造了条件,同时,型钢生产企业也取得了较大的收益,预计,2007年型钢生产企业会促进加大直供比例。

  大型型钢生产企业对市场调控作用较强。虽然近来大型型钢新增能产能逐步释放,但供需矛盾并没再次出现大的问题,还在于国内生产厂商及产量有限,且集中度较高,如2006年重点大中型企业共生产大型型钢831.8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69%。另外,大型型钢生产企业建立了较完善的市场协调机制。2006年6月份协调小组交流会在马钢召开,主要生产企业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长效协调机制。第二次会议在津西钢厂举行,各钢厂对于如何建立快速、完善的沟通运行机制,合理调整大、中、小H型钢的价格的范围等问题进行协调,这种协调机制的建立将更利于国内大型型材市场的稳定。但是2007年中小型型钢市场之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主要因为企业小而散,对市场的调控能力较弱。

上一篇:焊接钢制管相关概念股有哪些焊接钢制管概念股一览
下一篇:河钢唐钢成功开发生产Q460C大型角钢开创国内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