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管
意达微博--意达钢材信息
来源:fun88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5-07-02 05:05:49
镀锌管
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7%、50.5%和50.7%,比上月上升0.2、0.2和0.3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不过制造业PMI仍然低于临界点。
另外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产需指数“继续低于临界点”,且因“铁矿石的金额下行+终端需求不足”,行业价格指数双双回落,显示钢铁市场活跃度不足。
展望7月,中美贸易摩擦有所缓和,不过深藏的博弈仍在继续,背后仍然暗流涌动;同时5月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还在扩大,新开工面积继续下滑,短期地产用钢难有起色。7月份,南方梅雨接力高温,建筑施工工地施工受限,需求减弱,制约价格。
相对利好的是,近期随着美元的进一步走弱,给到了商品市场上涨推动。上周,双焦引领“黑色系”反弹,铁矿石市场也一举突破715元一线日一早便创出近一个月高点723元。与此同时,近期钢材社会库存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均有下降,商家资源规格不全,抛售压力或有限。
总的来看,目前需求疲软与外部风险交织的复杂性依然存在,因此期钢虽有上行,但涨势远不如原料市场,显得相对乏力,短期可能试探性上涨的成分较大,预计7月份国内钢市整体仍呈震荡运行态势。
据中钢协多个方面数据显示,6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平均日产215.9万吨,日产环比增长3.2%;6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公司钢制材料库存量1579万吨,环比上一旬增加49万吨,比上月同旬减少27万吨。
近期钢价持续震荡,每一次向上的努力总是被“内在的无力感”无情拍碎,当前市场信心较为低迷。
从上述供需数据分析来看,产量继续“内卷”,而库存继续高企;一方面加码生产,一方面下游消化不足,两相挤压最后受伤的总是钢价。
当前市场淡季将至,据笔者与数位从业者沟通,业内对酷暑淡季阶段的下游需求与钢材价格走势预期较为悲观;而对上半年的总结则是“少动少亏、多动多亏”,今年的上半年钢市取胜之道唯有“脱离批量囤货,衷心服务终端”,预计下半年钢市仍将如此。
6月3日,财新中国公布的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48.3,较4月下降2.1个百分点,2024年10月来首次跌至临界点以下。5月31日,中国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但依然在50临界点之下。
显然,从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PMI两个数据看,目前制造业景气度均在荣枯线下方,制造业供给和需求表现疲软。
钢铁行业方面,续1-3月份钢材产量同比增长6.1%后,1-4月份产量4.8亿吨,同比增长6%,钢铁行业的供给端再一次表现出了强韧性,与制造业大环境供给下降背离。与此对应的,是钢材市场价格跌跌不休,6月3日,端午小长假后,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跳空下跌,盘中最低2912,跌破2920的前低。钢材实物价格大面积下跌,全国大部分城市螺纹钢基准规格成交价格跌破3000。
钢铁行业,一边是钢材产量月月增长、仿佛需求下降与其无关,也或许,都在为粗钢产量实现了平控沾沾自喜;另一边是钢价的步步失守,下跌仿佛无底线。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是真控了还是假控?是粗钢产量数据失真还是钢材产量数据失真?
都说不破不立,钢价的高低不是决定行业是否减产的因素,成本倒挂、亏损加剧或许才能倒逼供给端实现主动减产减量,也只有实现了供需的健康平衡,钢价才能破而后立。
5月19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经济数据,今年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7024亿元,同比增长4.0%;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7730亿元,同比下降10.3%,1-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7836万平方米,下降23.8%。
4月份,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但中国经济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展现出显著的韧性,尤其是在关税战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多项核心的指标呈现积极的变化,说明我们国家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另外,今年4月,中国粗钢产量8602万吨,同比持平,环比3月下降7.3%;钢材产量12509万吨,虽然同比增长6.6%,不过环比3月也下降了7.5%。据悉,早在5月初,国家相关部委慢慢的开始部署和推进全国粗钢产量调控工作,甚至传出今年粗钢产量控制在9.5亿吨内的消息,相比2024年的10亿吨要减少5000万吨。无论消息是真是假,在钢材料消费以及出口均遇到双重挑战的情况下,预计限产或将是大概率事件。
与此同时,宏观政策协同发力,5月份中美经贸谈判取得重大突破,央行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打出“组合拳”,较大程度提振市场信心;今年基建施工与设备更新政策拉动作用很显著,来自“内外部的压力”都得到了明显缓冲,因此近期国内钢价表现出相对抗跌特征。
然而总的来看,关键的是钢材限产、减产政策何时能够落地。随着降准等利好提振逐步被市场消化,当钢市进入传统需求淡季,叠加房地产仍在调整,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预计市场看涨预期仍显不足。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首先,降准降息属于重大利好,除了信心上对钢材期货市场形成提振外;还将令市场资金面宽松,银行存款、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下降,部分资金会流向收益更高的期货市场,螺纹钢期货合约正常情况下会被推动上行。
其次,对于钢铁行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降准降息推动融资成本降低,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具体来说,降准能增加银行的流动性,银行有更多的资金能够适用于贷款,这有助于钢铁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生产和销售。
再次,降准降息有助于提升市场需求,降息能够更好的降低企业的贷款成本,刺激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从而带动钢材需求。此外,降息还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贷款成本,刺激消费需求,逐步推动钢材市场的需求量开始上涨。需求的增加通常会导致钢价上涨。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3月份经济数据,其中2025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5.4%),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1-2月份4.1%),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1-2月份5.6%),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9%(1-2月份下降9.8%),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4.4%(1-2月份下降29.6%)。
从1-3月份经济数据指标看,数据指标环比均有所改善,一季度经济发展形势开局良好,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均小幅提升;房地产投资增速波动幅度不大,整体反映出对钢铁行业的需求维持基本稳定。
供给方面,1-3月中国粗钢产量25933万吨,同比增长0.6%;钢材产量35874万吨,同比增长6.1%,显示出粗钢产量基本平控,但钢材产量仍有较高增长情况,供给端继续释放供需矛盾。
宏观层面,国内宏观预期利好未改变,央行在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上再次强调择机降准降息。总理在北京调研时强调,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但国际层面风云涌动,美近期发动全球关税战,引发股市、商品的价值走势剧烈波动,对钢价无疑产生利空影响。
结合行业基本面看,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管关税战最终结局如何,钢铁行业还是必须回到供需平衡的基本面上。前期钢材产量增长,国内依靠出口解决一部分矛盾,而今关税大战触发,四月、五月的钢材出口量大概率下降,所以行业主动调控供给端产量,平抑供需结构,钢材市场价格方能企稳或有所作为。
北京时间4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同时特朗普重申汽车关税,称对外国汽车征收25%的关税午夜生效。其中,基准关税税率(10%)将于4月5日凌晨生效,对等关税将于4月9日凌晨生效。
很显然,美国此次加征一定的关税本质上是贸易保护主义,缩减贸易逆差并促进制造业回流。针对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计划,多个国家和地区慢慢的开始制定应对举措,包括反制措施,后期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贸易战,波及全球经济复苏。
“对等关税”宣布后,美股期货暴力跳水,短期对全球大宗商品的影响不完全一样。其中黄金、铜等宏观属性较强的品种影响较大。而对钢铁来说,首先不利影响肯定被做空资本放大,借市场情绪好好发挥一番。其次中国钢铁出口重心已经转移至东盟,所以直接影响或有限,但对制造业以及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冲击,可能加剧国内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引发价格战和行业利润下滑,所以间接影响也不容小觑。
总之,特朗普新政短期或对国内钢市造成一定冲击,但长期来说,行业还是要通过产能管控、优化供给结构、从“规模扩张”转向“高水平发展”,来推动价格中枢上移。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表示,建议切实关闭新增钢铁产能入口,尽快畅通落后产能退出渠道。他提出:切实关闭新增产能入口,尽快畅通落后产能退出渠道,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是解决当前行业主要矛盾的关键一招。他指出,只有通过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基于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取消产能指标交易,关闭新增产能入口,畅通低效产能退出渠道的综合施策,才是解决当前行业主要矛盾的关键。
在产能相关利好推动下,3月24日钢材期货市场应声上涨,现货市场也积极上行。对后市,我们应该关注的点是:
其一,今天的钢材市场价格上涨说明,当前钢市的切实弊点就是产能新增与落后产能退出,只要政策能够落实,钢市行情就有机会。
其二,市场已沉寂了太久,多数现货商手头现货不多,但是资金相对充沛,目前正在观望是否出手,如果行情出现非常明显反弹趋势,这些资金可形成助推之势。
其三,长期的压抑之后,钢厂、市场等群体受成本因素压制,急涨慢跌意愿很强,如果后续下游需求能够积极释放,钢市未必不能迎来一波上涨。
总结就是,国内钢市已经低迷太久,迫切地需要一波涨势提升信心,因此消息面的推动才能带动今天的行情上行,后续如果产能弊点可以去除,下游需求可以真正跟上,钢市行情出现一波积极反弹未必没有可能。
从1-2月份经济数据指标看,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在去年全年增长基础上均有提升,显示出经济环境在向好。但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负增长出现显著扩大,说明房地产的情况改善有限,当前仍以消化存量房为主。
钢铁行业方面,1-2月份粗钢产量1.663亿吨,同比下降1.5%;钢材产量2.24亿吨,同比增长4.7%,出现粗钢减产、钢材增产,延续2024年年末的行业乱象。
当前,宏观预期面的利好仍在延续,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将货币政策由2024年的“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到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也多次强调了择机降准降息;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强调持续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坚决做好保交房工作等等。
结合行业基本面看,宏观面的预期利好对行业或者对资本而言,预期利好和政策落地之间总是有差距,或者说总是喊话不见行动,市场信心总归不够稳定。而房地产新开动数据又直接表明了对钢铁行业的长材需求持续在萎缩,另一边钢材产量又在增长,行业基本面中的供需在春节前后的失衡状态,一直压抑着钢材市场价格的破冰前行。
所以,宏观面的预期利好何时进一步的落地,是打破钢材市场价格震荡的因素之一;其二是行业基本面在需求萎缩的大环境下,吉文认为仅平控粗钢产量是不够的。既要压住粗钢产量,更要关注钢材产量反其道而增产的不合理现象,行业主动平抑供需关系,才是钢材市场价格突破疲软、突破区间震荡、寻求反弹上涨的最直接影响因素。
不过,国际市场却显得异常热闹。上周,美国政府宣布调整针对钢铁和铝的进口关税,恢复对原豁免的贸易伙伴征收232钢铝关税,并进一步提升铝产品的进口关税。此后,包括英国、巴西等国相继宣布钢铁行业发展以及反制措施,以应对美国钢铝关税带来的挑战。
而继美国之后,印度也要对中国钢铁下手,可能最快在六个月内对来自中国的钢铁征收15%至25%的临时税。虽然我国对美、印的钢材出口规模较小,不过也会影响到2025年的中国的钢材贸易。
因此,外部宏观的不确定性,加大了市场不积极的情绪扰动,对国内行情形成压制,特别是年后钢市恢复没有到达预期,使得市场波动加剧。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2025年我国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今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4日-5日举办,将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等,在出口承压背景下,预计后续国内一系列稳投资、稳地产、促销费的扩内需政策有望再加码。
下一篇:【收评】螺纹日内跌落137% 组织称螺纹钢热卷:重视国内微观方针意向